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龙升南路 15322109618 corned@163.com

新闻视窗

中国香港东亚杯三连败延续积分荒 五度参赛仍未破蛋

2025-07-16

在 2025 年韩国东亚杯收官战中,中国香港队以 0-1 不爱游戏全站APP平台登录入口敌中国队,遭遇赛事三连败,以三战全败积 0 分的成绩垫底。这一结果不仅让球队延续了本届赛事的低迷,更将队史在东亚杯上的尴尬纪录进一步拉长 —— 自 2003 年赛事创办以来,中国香港队已 5 次参赛、累计 12 场比赛全败,至今未获 1 个积分,成为东亚杯历史上唯一从未染指积分的球队。

三连败背后:进步与困境并存

本届东亚杯上,中国香港队的表现呈现出矛盾性。首轮对阵日本队,尽管以 1-6 惨败,但前锋安永佳头球破门,终结了球队在东亚杯 22 年的进球荒,同时打破了对日本队 40 年的进球僵局。这一进球被香港媒体视为 “历史性突破”,但随后的比赛暴露出整体实力的短板。次轮对阵韩国队,球队虽以 0-2 告负,但场面上一度通过高位逼抢制造威胁,控球率甚至达到 48%。末轮对阵中国队,他们控球率 54% 占优,但临门一脚和防守稳定性的缺失导致再次失利。

历史困境:12 场全败的深层原因

从 2005 年首次参赛至今,中国香港队在东亚杯的 12 场比赛中未尝胜绩,场均失球超过 3 个。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足球基础的薄弱:香港本地联赛水平有限,多数球员缺乏高水平赛事锻炼;青训体系投入不足,导致人才断档,本届参赛阵容中仍依赖 35 岁的老将郑兆均等 “常青树”。战术层面,球队在面对日韩等强队时暴露出中场失控的问题,传球失误率居高不下,难以组织有效进攻。尽管新帅韦斯特伍德上任后率队取得过 6 连胜,但对手多为菲律宾、关岛等弱旅,真正面对东亚顶级球队时,实力差距便全面显现。

对比与反思:亚洲足球的两极分化

本届东亚杯积分榜上,日本队三战全胜夺冠,韩国队紧随其后,中国队 1 胜 2 负位列第三,而中国香港队的 0 分显得格外刺眼。这种差距折射出亚洲足球的 “马太效应”:日本、韩国拥有成熟的留洋体系和本土联赛,球员在技术、战术执行上领先一筹;即便中国队近年成绩起伏,其亚洲第 14 位的排名仍远超香港队的第 28 位。香港队的困境也引发外界对其发展路径的讨论 —— 过度依赖归化球员(如安永佳)是否能带来实质性改变?如何提升本土球员的基本功和比赛经验?这些问题亟待解答。

未来展望:破局之路在何方?

中国香港东亚杯三连败延续积分荒 五度参赛仍未破蛋

尽管本届赛事未能改写历史,但中国香港队的表现并非毫无亮点。安永佳的进球、茹子楠等中超球员的稳定发挥,以及面对强敌时的拼搏精神,都为球队注入了信心。教练韦斯特伍德赛后表示:“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学习,尤其是在面对高强度对抗时的应对策略。” 他透露,球队将加强与内地俱乐部的合作,为年轻球员争取更多比赛机会。对于中国香港足球而言,打破东亚杯积分荒或许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青训体系,缩小与亚洲强队的差距。

东亚杯的舞台上,中国香港队的 “零积分” 故事仍在继续。但正如安永佳所说:“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。” 当球队能将这种韧性转化为系统性的进步,或许才能真正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