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龙升南路 15322109618 corned@163.com

项目案例

足球嘉年华点燃全城热情 特色市集焕新消费活力

2025-07-23

七月的山城重庆,足球热浪与商业活力交织出一幅动感画卷。继青海黄南州 “青超联赛” 以民族风情引爆赛场、佛山 “西甲” 用 “超级星期五” 掀起全民狂欢后,各地正以 “足球 + 展销” 的创新模式,将体育赛事转化为城市经济与文化传播的新引擎。

一、绿茵狂欢:赛事流量激活城市脉搏

在青海同仁市隆务镇体育场,第二届 “大美青海・高原足球” 超级联赛第六轮比赛中,黄南热贡艺术队与海北祁连山藏羊队的对决吸引了数千名球迷。看台上,蒙古族《安代舞》的热烈鼓点与球迷呐喊声交织,守门员扑救训练的专业姿态、前场球员精准短传的默契配合,让这场高原赛事成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。而在重庆荣昌,7 月 14 日开幕的川渝 “卤鹅杯” 校园足球超级赛更以 93 支球队、1000 余名青少年的参与规模,将足球竞技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 —— 参赛选手不仅能在赛场上挥洒汗水,还可前往安陶小镇体验陶艺、夏布小镇感受传统纺织技艺,甚至在闭幕式上获赠包含荣昌卤鹅的特色大礼包。

足球嘉年华点燃全城热情 特色市集焕新消费活力

这类赛事的魅力不仅在于竞技本身,更在于其衍生的 “赛事经济” 效应。据统计,青海 “青超联赛” 首赛日即通过线下展销、直播带货等方式实现销售额 47 万元,现场发放的 5000 张农畜产品代金券直接拉动消费活力;佛山 “西甲” 南部赛区的 “超级白坭” 嘉年华,仅周边夜市销售额就突破百万元,球迷在赛前品尝 “西江拿铁”、赛后小酌精酿啤酒的场景,成为 “日啡夜酒” 消费新潮流的缩影。

赛事周边的特色市集,正成为连接体育与生活的桥梁。在青海黄南州体育场外,30 家本地企业组成的展销区里,牦牛肉干、手工藏服、马奶酒等高原特产琳琅满目,牧民摊主们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家乡好物,让观赛者在助威之余,也能将 “高原臻品” 带回家。而在佛山三水南部足球中心,岭南烟火市集汇聚了非遗美食、文创手信与潮爱游戏app网页版入口最新版流饮品,数十个互动游戏如 “非遗美食大狂飙”“萌娃点球比赛” 等,让球迷在等待赛事间隙体验到 “超级好味” 与 “超级好运” 的双重乐趣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市集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,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舞台。在贵港 “潮动三月三” 市集上,扎染 DIY、传统糕点制作演示等非遗体验区人气爆棚,游客既能亲手创作蓝白相间的扎染作品,又能品尝艾糍粑、酸嘢等地道美食,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碰撞。重庆荣昌的 “卤鹅杯” 赛事则将本地非遗与足球结合:夏布编织的足球主题挂饰、卤鹅造型的文创雪糕,以及免费品尝的卤鹅宴,让赛事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。

三、融合创新:从赛事到产业的生态延伸

“足球 + 展销” 的模式正从单一活动升级为产业生态。青海通过 “1+N” 模式,将农畜产品展销、非遗体验、直播带货与赛事绑定,不仅让 “净土青海・高原臻品” 品牌曝光量激增,更推动农牧企业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,形成 “看青超、买青货、游青海” 的闭环。杭州解百的 “GOGOAL 足球嘉年华” 则开创 “体育 + 商业” 新范式:现场设立 15 + 品牌摊位,推出球迷产品快闪店、中泰竹笛非遗体验,甚至联合知味观打造联名美食,吸引年轻消费者驻足消费。

这种融合创新的背后,是对 “流量转化” 的精准把控。例如,佛山 “西甲” 通过 “赛场展示 + 线上引流 + 媒体传播” 的组合拳,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品牌认知度;重庆荣昌则通过运动员服装植入企业 LOGO、赛场广告牌高频曝光等方式,让本地企业与赛事同频共振。数据显示,这类模式已初见成效 —— 天水市 2025 年文创非遗市集吸引 6.3 万人次参与,2000 余件展品中,既有庄浪毛笔、嘉峪关石砚等传统手工艺品,也有 “东方微笑” 小沙弥毛绒玩具等网红文创,销售额与品牌影响力实现双提升。

结语

当足球赛事成为城市的 “流量入口”,特色市集便成为展示地域文化与商业活力的 “超级橱窗”。从青海草原到岭南水乡,从西南山城到东海之滨,“足球 + 展销” 的创新实践正在重塑体育与消费的边界。正如佛山 “西甲” 主办方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让球迷享受比赛,更要让他们带走一座城市的温度。” 这种温度,既是绿茵场上的热血激情,也是市集摊位前的人间烟火,更是一座城市通过体育叙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。